嘉兴秀洲:党建引领 社会联动 探索社会组织助农共富新路径 000-365 bet_365体育欧洲版本_(0755) 3656 3788

<legend id="h4sia"></legend><samp id="h4sia"></samp>
<sup id="h4sia"></sup>
<mark id="h4sia"><del id="h4sia"></del></mark>

<p id="h4sia"><td id="h4sia"></td></p><track id="h4sia"></track>

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
  • <input id="h4sia"><address id="h4sia"></address>

    <menuitem id="h4sia"></menuitem>

    1. <blockquote id="h4sia"><rt id="h4sia"></rt></blockquote>
      <wbr id="h4sia">
    2. <meter id="h4sia"></meter>

      <th id="h4sia"><center id="h4sia"><delect id="h4sia"></delect></center></th>
    3. <dl id="h4sia"></dl>
    4. <rp id="h4sia"><option id="h4sia"></option></rp>

         
          当前位置: 首页 >>他人之石
        嘉兴秀洲:党建引领 社会联动 探索社会组织助农共富新路径
        发布日期:2023-03-07 字号:[ ]浏览次数:

        近年来,嘉兴市秀洲区聚焦农村残疾、低保、低收入家庭急难愁盼问题,全面激发社会组织参与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动力,引导全区425家登记在册社会组织、15家社会组织党组织同向发力,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。2022年,秀洲区1家社会组织获评“浙江省品牌社会组织”,1名社区干部荣获浙江省社区工作领军人才,1名社会工作者获评浙江省社会组织领军人物。

        “育”志愿力量,注入助农动能

        秀洲区积极完善微网格、健全微嘉园、深化微治理,强化社会组织党组织引领,引导全区社会组织深入微网格、参与微服务、承接微项目、培育微公益、共推微治理。全区425家社会组织挖掘志愿骨干,培育社会组织“红色带货官”精准助农志愿者团队,开展精准助农带货服务和精准助农能力提升培训。目前已培育“助农带货官”985名,带货志愿者3800多名,形成了稳定性高、持续性强的公益助农带货志愿者队伍,实施的“土鸡进城”城乡互动共同体营造项目获评嘉兴市品牌公益服务项目,并入选嘉兴市社区治理创新案例。

        “建”帮扶联盟,汇聚助农合力

        秀洲区发挥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引领作用,将7个镇(街道)社会工作站和全区425家社会组织联合起来,组成“红联盟帮帮团”,将有需要的农村困难家庭纳入服务个案,并为其构建社会支持网络;同时对有资源且有意向参与公益服务的爱心商家摸底统计,形成帮扶清单。社工负责项目研发和统筹,并建立帮扶机制、拍摄帮扶视频、定制帮扶方案等,为困难群体开启“宣传、认购、运输、配送、售后”一站式服务。

        2022年,秀洲区“社工帮”农村助困服务项目获评嘉兴市社会组织品牌服务项目。

        “聚”共富资源,编织助农网络

        秀洲区坚持党建统领“五社联动”发展,引导社会组织有效整合社会资源,激发社会各方力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联动社区、社会组织、社会工作者、社区志愿者、社区公益慈善资源“五社力量”,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。精准聚焦农户需求的同时,采集志愿者骨干销售、服务资源清单,做好城乡资源对接,建立“助农带货官”益农小二直播带货微信群进行线上带货,设置助农集市、“共富摊位”推行线下公益助农,编织互惠互利、合作共赢的助农网络,将助农帮困融入居民生活。同时通过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示范引领作用,发动城市志愿者与农村困难家庭种植养殖户结对,链接餐饮企业及商户采购需求,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困难家庭增收。

        目前,秀洲区已搭建农产品推介宣传和销售平台56个、开展农产品推介宣传活动1500余场,销售家禽5万余只、水果20万余斤,平均帮助每家种植养殖户增收3.5万元。

        “融”专业技能,激发助农活力

        秀洲区“助农带货官”兼顾农户心态认知及农产品的产值、安全等问题,在对农村困难家庭开展帮扶过程中遇到问题时,运用社会学理论,拓宽思路,理清方向,寻求解决办法。如,及时组织社工、心理咨询师纾困解难,从情绪疏导以及关怀服务入手,帮助农村困难家庭建立信心、缓解压力;积极链接农技专家志愿者为困难家庭开展一对一实地上门技术指导、片区一对多技术培训,从育雏、脱温、分群、减少应激、疾病预防等方面指导家禽养殖技巧。

        截至目前,该区已开展一对一实地上门技术指导425次,片区一对多技术培训246场,为全区农村困难家庭种植养殖户提供技术赋能。



        【打印此页】 【关闭窗口】
        最新文章